4月24日,应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联合邀请,韩国汉阳大学ERICA校区建筑工程学院的Noh Sam Young教授与Shin Min Jae教授在谭山书院博雅讲堂为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全体硕士研究生和国际教育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作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会分别由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周葆春教授、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林超教授主持。

Noh Sam Young教授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当前在恐怖袭击等极端事件中,因主要结构构件局部失效而导致结构整体坍塌的问题,并指出现行设计中缺乏有效的防控指导。针对该难题,他提出了一种基于《韩国建筑规范》(KBC)的结构体系渐进坍塌抗力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依据KBC 2016设计的钢抗弯框架结构在常规工况下可满足渐进坍塌抗力的性能要求;而在极端情形下(如同时失去两根相邻立柱),采用焊接覆盖板翼缘(WCP-F)连接可显著提升结构的鲁棒性与安全性。此外,Noh教授还介绍了基于结构鲁棒性与敏感性指标的定量评估体系,为结构抗坍塌性能的直观分析和科学设计提供了有力工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工程意义。

Shin Min Jae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他提出的优化建筑性能的综合系统方法,融合热力学机制、湿度管理策略与机械系统设计,从整体角度提升建筑的能效与居住舒适度。报告重点讲解了辐射、传导和对流三种热传递机制,强调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采用适应性策略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建筑气密性与热边界对节能降耗的关键作用,并推荐使用具有隔热与空气屏障双重功能的新型材料。在湿度管理方面,Shin教授系统分析了体积水、毛细水和水汽扩散三种路径的控制技术,强调源头治理与材料选择的协同作用。在机械通风系统设计方面,对比评估了排气式、送风式和热回收/能量回收型通风系统在控制室内压力、降低能耗和保障居住健康方面的性能差异。通过整合环境适应性设计、材料科学创新与机械系统优化,Shin教授提出了一种高韧性、高能效建筑的系统构建路径。
在互动环节中,两位教授认真细致地回答了现场师生提出的学术问题,交流氛围热烈,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